一个模式激活多方资源,一台设备滋润万亩良田,辉县市创新打造的“四方两园”模式,为中原农谷建设增添了智慧力量。
(资料图)
“四方两园”中的“四方”分别是北大荒、新乡国资集团、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辉县市;这“四方”集中力量与资源在辉县市打造“两园”,即中原智慧灌溉装备制造产业园、中原农谷智慧农业示范园。打造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数字化的现代农业,是他们的共同使命。
“这种合作模式全面激发了农村资源要素活力,实现农民、集体、大户、央企四方共赢。”辉县市政府相关负责同志认为。
2022年9月,省政府印发《河南省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建设高标准农田要实现装备现代化。当年年底,我市决定率先在中原农谷范围内实施百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建设工作。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是我国农业水科学与灌排工程科技领域唯一的国家级科研机构,也是农业水科学领域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先后取得各类科研成果170余项,其中12项获国家级奖励,获得各类授权专利400余项,研发新技术、新产品100余项,成果推广应用面积达1亿余亩,累计创造社会经济效益200多亿元。在中原农谷建设过程中,该所参与创建了中原智慧灌溉装备制造产业园,为全市百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建设提供了智力和物力支持。
“新乡市100万亩高标准农田用的灌溉装备大部分都从这里边(中原智慧灌溉装备制造产业园)出厂,这里是一个用来支撑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灌溉装备研发园区。”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综合管理处处长朱东海告诉记者。
不同场景的灌溉需求,需要不同的灌溉设备。在中原农谷高标准农田建设中,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根据实际种植面积和地块形状,来选择不同的灌溉方式,实现了效率最大化,节约了水资源。
“过去浇地的话,深更半夜得睡到机井旁边,排队等浇灌,一天一夜最多浇15亩地,现在高标准农田建成了,浇灌500亩地只需要两天时间。”平原示范区师寨镇赵清庄村种粮大户赵东胜承包流转了2200亩土地,今年浇灌麦田省水、省肥、省工、省时更省心。
有了中原智慧灌溉装备制造产业园的智慧装备加持,中原农谷域内的农田变良田,也有效确保了农业生产的自主性和粮食生产的稳定性。
获嘉县位庄乡位于中原农谷西区,同样受益良多。“我们这里的试验田有各种灌溉设备,如喷灌、滴灌,伸缩式的、固定式的,还有卷盘式的等,高标准农田灌溉基本实现了无人化、智能化,包括撒农药也全部是由农业无人机在喷洒。”位庄乡党委书记祝贺说。
中原农谷每一个高标准农田示范区都配有数字化区域服务中心,并建设有智慧农业管理平台,以实现农田综合信息采集、智能灌溉控制、耕地质量监测等管理功能,实现了“一个屏幕(或智能终端)管理万亩良田”。
“整个智慧灌溉系统的控制可以用手机APP来操作完成,通过对卫星气象站、地下传感器和无人机搜集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智能控制中心会判断出哪块农田需要灌溉或施肥,然后智能控制中心对智能水肥一体机发出指令并完成作业,整个过程智能、科学、高效。”中原智慧灌溉装备制造产业园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现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基本上在家就能把农田都给浇了”。
立标准,才能树品牌。中原智慧灌溉装备制造产业园还配套建设了检测中心,为产业园引进入驻企业提供有效产品性能质量检测等服务。该检测中心可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对喷头、灌水器、过滤器、施肥器、各类管材、大中小型喷灌机组以及相关管件等8个大类、20个小类,100多种节水产品1000余项指标开展检测服务,高效服务于高标准农田工程、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水环境整治工程、市政园林等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