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块光伏板整齐划一,向阳而列;一方方水域波光粼粼,连绵成片……5月9日,记者走进泰州市姜堰区俞垛镇花庄村,随处可见的“渔光互补”元素,向外展示着传统古村落振兴的澎湃动力。
10年前,姜堰区引进央企,投资11亿元,在花庄村办起“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在村南部450亩的沟塘上,用6.5万块光伏组件建造的一座光伏发电项目已与中国电网并网发电,每年向中国电网泰州马华电厂输送2200万千瓦时的清洁能源,今年头四个月,己输送电力近600万千瓦时。
(相关资料图)
上面发电,下面搞特种水产养殖,能人陈小兵发了养殖财,每年纯收入在50万元以上,当地3000多村民跟着沾光,奔向共富。
“向天‘借’阳光,靠河湖求发展,就是要让新的‘渔光曲’给振兴添动力。”姜堰区俞垛镇党委书记冒云说。
“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只是姜堰区绿色产业的“冰山一角”。时下,绿色发展的浪潮在姜堰区一浪高过一浪。和“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一样,新的绿色产业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记者来到位于姜堰经济开发区的泰州中来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三期生产车间,到处呈现出一片忙碌景象,串焊机、排版机、玻璃机、叠焊机等一台台自动化生产设备,快速运转。一片片单晶双面高效光伏组件成批下线。
“我们每天电池片的产出在20到23万片。”该公司行政主管袁华波介绍,泰州中来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是全球最大的背板制造商,拥有全球30%的市场份额,泰州姜堰区生产基地致力于N型单晶硅双面高效太阳能电池的研发及制造。
中来光电的背膜产品己广泛应用全球逾1.5GW光伏电站。自2016年落户姜堰区以来,企业经济效益一路飙升。三期项目新增开票销售60亿元,实现税收2.6亿元。当下,中来光电与泰州移动将基于5G、云计算、AI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就智能化设备规模数据采集、数字孪生、智慧安防MES系统升级等项目深度合作,进一步为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赋能。
近年来,姜堰区着力培育新招引的链上企业,在产品研发、人才引进、技改升级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对外广引活水招大引强。按照“上补中强下链”的发展思路,优先引进EVA胶膜、背板、光伏玻璃、焊带等缺链项目。乘着绿色产业加速崛起的“东风”,汇聚在姜堰区的新能源企业不约而至。
在姜堰区罗塘街道民营经济产业中心,由泰州市华源电机有限公司投资1.5亿元的风力发电机项目,经过5年的精心打造,现在已进入“成熟收割期”,去年公司纳税销售达5亿元。
去年江苏省出炉了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姜堰区双登富朗特新能源有限公司高性能用锂离子电池项目成功获批1800万元专项资金。该项目的核心技术,主要应用于5G通信基站储能、数据中心、电网储能等诸多领域,其中大容量铝壳电芯为行业首创,填补了国内空白。
至此,江苏双登集团三年获批省战略性新兴产业资金5400万元,极大地促进了姜堰区新能源产业的加速奔跑。
随着国家碳达峰碳中和“双碳战略”的加速推进,新型储能成为能源领域碳达峰碳中和的关键支撑之一。姜堰区抢抓新兴战略产业发展的“机遇期”,主动定位,实施“固链、延链、补链、强链”,培育创新链,提升价值链。加快聚焦产业全链精准招商,利用产业基金助推招商,串起产业链,形成绿色产业集群。用营商环境加速招商,发动机关部门主动走进光伏产业企业家圈子,用更专业的服务让产业链“擦出火花”。
在姜堰区高新区,由泰州衡川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锂离子电池湿法隔膜二期项目于今年4月底建成投产,该项目是江苏省重大项目,总投资42亿元,预计年纳税销售50亿元,入库税收2.5亿元。短短几年间,姜堰区绿色新能源产业“井喷”式发展。
近年来,姜堰区先后引进12家新能源企业,产品包括大容量阀控密封铅酸蓄电池、胶体电池、超级电容器等,新能源企业累计申请专利156件,开发新品194个,13个项目被列为国家重点新产品、省高新技术产品。
双登集团每年都将销售收入的5%投入科技研发,先后成立了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省级新型高能化学电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该企业100万组大容量磷酸铁锂电池项目被列为省重点发展对象,承建的“风光电互补新能源供电系统样板基站”亮相上海世博会,被列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单位。此外,华能新能源公司兴建的2兆瓦太阳能示范电站成为国家首批屋顶太阳能发电示范项目,开创了国内利用大型轻钢结构厂房建设屋顶电站的先河。扬动电气公司参加非晶合金变压器国家标准的修订,掌握了行业话语权。目前,鼎茂电气、扬动电气、非晶电气等公司生产的非晶合金节能变压器等产品,在国内市场非常畅销。
近5年来,姜堰区共有新能源企业29家,其中近两年新建的企业12家,去年又招引4家亿企业,新能源产业产销年均递增30%以上。
(泰州市姜堰区融媒体中心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