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重庆5月21日电(记者周闻韬)在5月中旬结束的全国残疾人跆拳道锦标赛上,来自重庆市北碚区的郭斌斌获得了男子K41 80公斤级金牌。失去双臂的他在赛场上沉着应对,利用对手失误空当主动出击,打法既硬朗凶猛,又兼具技巧和智慧。

残疾人如何参加对抗性较强的跆拳道运动?跆拳道给他们带来了什么?记者走进位于北碚区的重庆市残疾人跆拳道训练基地寻找答案。

5月19日,在位于重庆市北碚区职业教育中心的重庆市残疾人跆拳道训练基地内,总教练张银余(右一)指导学员郭斌斌(中)进行技巧训练。新华社记者 黄伟 摄


【资料图】

铺满地垫的训练馆、一应俱全的训练设施设备等辅助器材、清爽整洁的运动员公寓……2020年7月,重庆市残疾人跆拳道训练基地在北碚职业教育中心正式落成。目前共有10余名残疾人在此训练,他们中年龄最小的不到20岁,最大的接近30岁,有的是双臂残疾、有的是听力障碍,自进入基地的第一天起,他们便和健全人运动员一起训练。无论是压腿、跑步等热身运动,还是横踢等专项训练,每周一到周六的训练时段,残疾人队员和健全人队员均结对进行训练。

训练基地由中国国家跆拳道队退役运动员张银余担任总教练,负责制定教学计划与人才选拔工作。

5月19日,在重庆市残疾人跆拳道训练基地内,学员刘婷婷(中)在进行技巧训练。新华社记者 黄伟 摄

张银余告诉记者,针对残疾人的身心特点,训练中最大的困难是掌握身体平衡,其次是心理疏导。为此基地购置了专门的训练设备帮助他们锻炼平衡能力和协调性,除了训练课,还安排了每周演讲、徒步出游等活动。针对听力障碍队员,大家还自学“加油”“你很棒”等手语,鼓励其自信自强、勇敢拼搏。

1996年出生的队员秦长江7岁时因意外事故失去单臂,来到跆拳道训练基地后,他最大的变化是“乐观了不少”。“队友们帮我穿戴装备,指导我走直线,锻炼平衡能力,感觉像进入了一个温暖的大家庭。”秦长江说。

5月19日,秦长江(左)与刘婷婷在进行对抗技巧训练。新华社记者 刘潺 摄

2021年全国第十一届残运会,重庆代表团首次组建残疾人跆拳道队参赛,斩获1金2银2铜,实现了金牌零的突破。目前部分队员已取得杭州亚残会参赛资格,正在积极备战。

跆拳道给残疾人队员们带来了什么?张银余认为,拥有这项技能以后,既可以通过比赛拿到好成绩,其次等他们退役的时候,不仅拥有良好的心理健康、身体健康、也会有更宽的就业方向。

5月19日,学员梁俊(中)在教练指导下进行技巧训练。新华社记者 刘潺 摄

如今的重庆市残疾人跆拳道项目训练基地还是中国跆拳道国家队品势项目的培训、选拔和集训基地。不断有新的学员加入,他们聚集在这里,希望通过体育来实现自己的梦想。

“以残疾人运动员为榜样,积极学习他们身残志坚,刻苦奋斗的拼搏精神,扎实训练,力争登上更多、更大的赛事舞台。只要你足够勤奋、努力,就可以踢出自己的未来。”张银余说。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