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一年,证券公司“白名单”再次更新。6月21日,证监会发布新一轮证券公司“白名单”。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发布的“白名单”共新进了5家机构,其中有机构在被调出该名单一年多后重回该行列。同时,也有东北证券、国开证券、平安证券、招商证券4家券商被调出“白名单”。证监会表示,“白名单”主要结合证券公司合规风控及业务风险情况定期进行调整。在业内人士看来,相关机构被调出“白名单”可能与有关券商的合规性、内部管理内控能力、从业人员操作规范性等多个因素有关。

证券公司“白名单”更新


(资料图片)

新一轮证券公司“白名单”终于揭晓。6月21日,证监会发布2023年6月证券公司“白名单”,累计包含31家机构。与上一次(2022年6月)发布的“白名单”相比,此次新增了东方证券、东方财富证券、国联证券、财通证券和西部证券5家机构,同时调出东北证券、国开证券、平安证券、招商证券4家暂不符合“白名单”标准的证券公司。

证监会同时也表示,“白名单”主要结合证券公司合规风控及业务风险情况定期进行调整。对于相关机构被调出“白名单”的原因及影响,北京商报记者发文采访上述部分机构,但截至发稿未收到相关回复。

在财经评论员郭施亮看来,相关机构被调出“白名单”,主要是监管部门考虑到相关机构的合规性不符合要求等情况。证券公司“白名单”的评估主要与券商的合规性、内部管理内控能力等因素有关,此外,机构的从业人员操作规范性也会影响监管对券商合规能力的评定。

根据招商证券2022年年报显示,2022年度,其实现营业收入192.19亿元,同比减少34.69%,归母净利润80.72亿元,同比减少30.68%。此外,招商证券还因业务违规等情况于2022年4月遭深圳证监局责令改正,同年6月遭中国证监会出具警示函,8月再遭深圳证监局出具警示函;并于8月12日、9月5日、9月19日,分别收到中国证监会《立案告知书》《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行政处罚决定书》;11月,招商证券也分别收到中国证监会的警示函和上海证监局的责令改正措施。而今年6月,招商证券及旗下4名证券分析师也因在发布的研报中表述不严谨等问题遭深圳证监局出具警示函。

今年5月,东北证券也因涉嫌在郑州华晶金刚石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非公开发行股票及持续督导期间未勤勉尽责,遭证监会罚没逾750万元,旗下5名保代同时遭罚。4月,国开证券及旗下两名保代也因在保荐工作中存在违规情况遭西藏证监局采取监管谈话措施。

此外,今年2月,平安证券云南分公司因存在未有效执行公司代销金融产品业务管理等各项内控制度的情况,遭云南证监局责令改正,同时暂停新开证券账户6个月,相关负责人也被认定为不适当人选,而在2022年6月,平安证券也因涉乐视网IPO造假案,被暂停保荐业务3个月。

提高合规能力有望再入列

据证监会于2022年2月发布的《关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1126号(财税金融类096号)提案答复的函》内容指出,证监会对公司治理、合规风控有效的证券公司实行“白名单”制度,对纳入“白名单”的证券公司,取消对其上市融资、发行债券等事项出具监管意见书的程序或者简化出具流程,并要求开展创新试点业务的公司须从“白名单”中产生,提高机构监管有效性,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回顾此前,证监会于2021年5月28日发布首批证券公司“白名单”,并强调,“白名单”主要供证券监管部门使用,证券公司不得将其用于广告、宣传、营销等商业目的。首批“白名单”共有29家机构入选,彼时,东北证券、平安证券、招商证券也率先入列。

此后在2021年7月、8月、9月、12月,以及2022年3月、6月,证监会持续更新“白名单”,惠及各类规模的证券公司。整体来看,从首次发布至今,已先后调入9家公司,调出7家公司。

具体来看,国开证券跻身2021年9月公布的“白名单”;财信证券、广发证券、兴业证券则于2022年6月新进该行列,而华宝证券、西部证券、浙商证券于2022年3月被调出。换言之,此次新进的西部证券是继2022年3月被调出后重回“白名单”行列,而东方证券、东方财富证券、国联证券、财通证券则是首次跻身“白名单”行列。

郭施亮认为,对于被调出“白名单”的券商而言,可以通过提升合规能力、内控能力与从业人员操作规范性等方式,增强机构合规性问题,未来或有望再次进入“白名单”。

(文章来源:北京商报)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