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举时代,挑选府、州、县生员(秀才)中成绩或资格优异者,升入京师的国子监读书,称为贡生。
(资料图片)
2、意谓以人才贡献给皇帝。
3、明代有岁贡、选贡、恩贡和细贡;清代有恩贡、拔贡、副贡、岁贡、优贡和例贡。
4、清代贡生,别称“明经”。
5、会试考中的考生被称做“贡士”,第一名为“会元”。
6、 贡生相当于举人副榜。
7、贡生有几种:每一年或两三年由地方选送年资长久的廪生入国子监读书的,称为岁贡,由于大都挨次升贡,故有“挨贡”的俗语;逢国家庆典进贡的生员,称为恩贡;每三年各省学政就本省生员择优报送国子监的,称为优贡,每十二年各省学政考选本省生员择优报送中央参加朝考合格的,称为拔贡;乡试取人副榜直接送往国子监的,称为副贡。
8、蒲松龄是“岁贡”,又叫“挨贡”。
9、就是做廪生时间长了,排队挨号挨上了贡生。
10、做了贡生以后理论上可以当官了,蒲松龄得到一个虚衔“儒学训导”。
11、儒学训导是什么意思呢?当时封建社会的学校分好几级,国家一级是国子监,省里面是府学,县里面是县学。
12、这个儒学训导就是县学的副长官,相当于现在一个中学副校长了。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