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演员李嘉明指责电视收费乱象,直呼:“太恶心”!
李嘉明称,“以前打开电视就是电视,现在打开电视全是收费的,什么包月VIP,我买一个电视花大几千,完了我还看不了,每一个项目得单独收费,觉得特别恶心”。
视频发布后,不少网友表示认同,纷纷评论道,“说出了全国人民的心声,特别是老年人更不会看了” “ 说到老百姓心声了!我家电视买来成摆设了” “最恶心的是买个VIP还要分类,儿童VIP、体育VIP、电影VIP之类的还不能通用”。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其实,类似吐槽早就出现过。
抖音用户“小乖”之前吐槽“有没有人管管电视这个事啊?所有的东西都需要花钱,我花四五千块钱买个电视,要安宽带要安机顶盒。完了以后呢,你想看电影,连续包月是20元一个月;你想看电视剧,连续包月是29元,包半年是96元;孩子非得看的动画片是最贵的,39元一个月,半年包也是96元,但是三样不相通。比如你买了动画片,也不能去看电视,也不能去看电影,三样加起来,一年得将近600块。而且更过分的是,如果用手机上的APP,有些投屏还要花投屏的钱。什么都不可以看,一看就要花钱,那我买个电视干啥,不如直接在一个APP上充会员。再这样搞下去的话,以后大家都不买电视了。” 这条视频迅速被人们疯狂追捧,截至发稿已获得205.9万点赞,留言达到13万条。
记者查阅发现,在黑猫投诉平台上,有高达7000余条关于电视会员的投诉。有消费者称开通会员之后,会员内的2小时电影却只能看50分钟。也有消费者吐槽,买个会员看内容还要二次付费。因为手机电视会员不通用、恶意引导消费等的投诉也不在少数。
电视机什么时候变得越来越复杂?
大概要从贾跃亭执掌下的乐视推出“生态补贴硬件”玩法时说起,当时,乐视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将超级电视卖给消费者,甚至推出过“买会员送硬件”的活动。有网友讽刺到,好的倒是没学会,智能电视把变现可玩明白了。
据人民日报报道,当前市面上的智能电视,绝大多数预装了各种视频平台。用户在大屏端完成会员充值,电视厂商就能获得一定比例的分成。有营收和利润双增长的激励,智能电视里的视频平台越装越多,会员收费门类也越分越细,有的电视厂商还推出自家会员体系。一家电视生产企业的2022年半年报显示,最赚钱的业务正是智慧显示终端,利润占比达71.29%,营收占比达80.78%。靠预装视频平台创收,这种经营模式正为越来越多电视厂商所倚重。电视厂商创新营收模式本无可厚非,竞争快速成长的消费细分市场也符合商业逻辑。但产品更新,应当充分考虑消费者使用习惯、社会承受能力。巧立名目从用户身上“薅羊毛”,无异于竭泽而渔。
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统计,2022年下半年,电视机整体出货量为1.09亿台,同比下降2.7%,2022全年出货量为2.02亿台,同比下降3.9%,创近十年出货量新低。另据奥维云网 ( AVC ) 全渠道推总数据,2022 年 1-10 月中国彩电线上市场零售额规模为 490 亿元,同比下滑 6.5%;同期,线下市场零售额规模为 388 亿元,同比下降 14.9%,显然,面对硬件价格一降再降的彩电,消费者仍然很难买账。
有分析认为,市场趋于饱和以及来自移动终端的冲击是造成电视机销量下滑的直接原因,但当前各种会员收费影响消费体验也是不争的事实。如果连看电视节目这一基础属性都难满足,岂非本末倒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