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能打动陌生人的人格底色,是执着与热爱。
(相关资料图)
2015年,一位喜欢历史的90后女孩儿开始通过网络视频,让苏轼、李清照等抽象的历史人物重新“活了过来”。这些历史人物的人格魅力,构成了一个强大的磁场,吸引着众多历史、汉服爱好者的目光。
后来,人们把这种新吸引人的魔力叫“圈层文化”。
圈层文化的带动下,“小豆蔻儿”连雨馨创立了自己的汉服国风品牌“十三余”。6年之后,十三余已然成为汉服品牌“顶流”。2021年十三余名列淘宝天猫汉服店铺TOP1。
有人说,现实的引力太过沉重,任何超然的梦想都会怦然落地。但这个90后女孩则告诉世人:执着与热爱能够让纯粹的梦想成为现实。
“娉娉袅袅十三余”,把热爱变成事业
20万粉丝不算多,在那个疯狂的流量年代,百万大V已是寻常可见;20万粉丝也不算少,它足以支撑起一名少女对于历史、汉服的满腔热爱。
2016年,小豆蔻儿的粉丝数量只有20万,这成了一个梦想变成现实的起点。这个起点很纯粹也很简单,就是为了寻找志同道合的“同袍”。
“我希望能尽我的力量,让大家慢慢重视汉服文化。让汉服成为潮流,让更多人穿上人生第一套汉服。”连雨馨说。
最执着的热爱,是把所热爱的变成事业,而创业中最难的,也是把热爱做成事业。因为商业的成功需要理性,而热爱总是站在理性的对立面。
淘宝上成长起来的汉服品牌“十三余”
2016年7月,连雨馨在淘宝上创立了“十三余 小豆蔻儿国风工作室”,主营汉服、汉元素及国风类服装。创业难免有挫折,对于一个年轻的女孩儿来说,把对汉服的一腔热爱,变成能够适应市场的产品并不容易。
连雨馨没有想到,挫败来的那么快。
“开始做汉服遇到的最大问题是资源匮乏,开发、打版师、面料厂都找不到满意的,电商团队也组建不起来。”刚开始创业的连雨馨遇到了很多问题,面料掉色、做工不好、仓库经常发错货,粉丝收到商品货不对板……
初次组建团队失利后,连雨馨来到“电商之城”杭州,在这座充满创新朝气的城市中,她重新组建团队,走上十三余品牌创业的另一条道路。
创业中最难的其实是放弃过去,但重新开始往往能带来生机。
彼时,淘宝、天猫等联手布局的“电商矩阵”,创业公司、网红孵化机构纷纷落地杭州,新的机会正在酝酿。来到杭州之后,资源解决了,但换一个城市意味着一切都要从0到1再做一遍:用户粉丝、店铺品牌都需要重新搭建。
来到杭州后,“十三余”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重建品牌信任,对于任何品控问题的退款,“十三余”会给予优惠券赔偿,从服务和商品品质,来留住每位粉丝的信任。在供应链端,改进生产工艺,重新完善供应端,严格筛选合作厂商并保证成品质量;同时苦下功夫研发制造工艺,开发出“十字截面”。持久性透气春亚纺等面料,让汉服兼顾唯美感和舒适性。
连雨馨做了一切能够做的事情,而时代的红利,总是偏爱那些执着且有所准备的人。
在连雨馨为重建品牌信任努力优化运营细节的时候,电商行业的暗流涌动也在推动这十三余飞速向前。
在十三余开始高速增长的2017年、2018年,电商行业已经进入存量市场。
越来越多的中国年轻人,购买衣服的首选平台是天猫和淘宝。一端是千万商家,一端是海量消费者,再加上随着季节不断变化的潮流和趋势。真正要实现供需的精准匹配,也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情。
当市场完成消费习惯线上迁移后,淘宝天猫运用风格、趋势洞察10亿消费者需求,从交易本身向影响消费者决策和用户体验延伸,从用户服务视角出发,基于真实需求驱动一个新兴市场的发展。
彼时,更多的90后走向社会,开始成为新一代的消费主力,这群成长于物质小康、文化氛围开放宽松的环境中的年轻人,更愿意为热爱消费。
于是,汉服市场的增长开始飞速增长。
艾媒咨询:汉服市场数年间实现指数级增长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汉服爱好者人数已达204.2万人,同比增长72.9%,2019年汉服爱好者已达356万人,同比增长74.4%。2017-2019年间,全球汉服文化社团数量增长53.8%。
汉服市场潜在需求的爆发,这为十三余等淘宝汉服商家、品牌带了巨大的增量空间,自此,汉服市场开始走上破圈之路,新的机会也在不断涌现。
从小众文化“破圈”到百亿市场“顶流”:汉服复兴进行时
时间老人的馈赠,来的不会太晚。
五年之后,这个连雨馨在热爱与坚持下创立的品牌,一跃成为汉服“顶流”品牌。
“汉服在中国人大众心中作为中国文化传承载体具有重要的地位,我们希望与各界合力,打造出适合当代大众消费者多情境穿着的新汉服产品”,十三余相关负责人介绍,当下消费者对于服饰的消费需求正在回暖,品牌也已进入到一年中最为忙碌的双11备货阶段,预计将推出更丰富的超50款“新汉服”亮相今年的天猫双11。
十三余的成功也不是孤例。
2018年,一组“唐朝胖仕女吃汤圆”的照片火爆社交网络。38岁的服装设计敖珞珈顶着发髻,穿着纹路式样精致的汉服,配以唐代仕女妆容,意外走红。
京渝堂:唐朝胖仕女吃汤圆
淘宝上的“京渝堂 行走的文化符号”汉服店,是敖珞珈创业的起点,彼时,店里的最高年销售额达280万元。
2016年,敖珞珈经营实体店失利后背负上了还债压力,但对汉服的热爱让她支撑了下来。面对梦想,敖珞珈决定再拼一拼,亲自为自己设计出的大码汉服“代言”,没想到却在网上爆红。短短的几天内,敖珞珈的淘宝店流量增长翻了几倍……
2018年,“京渝堂”汉服获评淘宝造物节“天下第一造”。如今,“京渝堂 行走的文化符号”这家15年老店粉丝数已经超过40万。
与十三余、京渝堂的成功相比,踏云馆的走红更富“戏剧性”。
《梦华录》的热播,上线十天,播放量就突破15亿,也带动宋制汉服市场的增长,十年淘宝老店“踏云馆”迎来不少新流量。
在汉服中,唐宋明三朝制式的汉服算是主流,宋制汉服更容易混入常服穿着,这成了踏云馆的特色。《梦华录》热播之后,踏云馆的后台天经常会被粉丝问,有没有剧中同款……
不同品牌成功的原因各有不同,但坚持、热爱、努力、机遇缺一不可。汉服顶流品牌们的成功又是相似的,那就是在时代的浪潮中,在对的时间做正确的事。
如果把她们的成功,放到电商行业演变的历史长河中去一窥究竟,那么“十三余”、“京渝堂”、“踏云馆”的成功,其实也是电商模式演化发展的成功。
汉服从“破圈”到顶流,藏着国潮崛起的明线和品牌运营孵化的暗线。
这两年消费市场中最值得关注的一个变化是,在国潮文化推动下,有着更多文化自信的年轻人走到市场中央,消费领域的民族文化复兴趋势逐渐显现。
比如,在大众消费领域,中国品牌开始崛起,在传统文化的某些垂直领域,正在逐渐变得大众化。
9月23日,艾瑞咨询最新发布的《2022年中国新汉服行业发展白皮书》调研显示,2021年我国新汉服行业已经突破百亿级市场规模。数据显示,随着国民文化自信提升,国风时尚流行,汉服消费者规模在2021年已达到1,021万人,2021年我国汉服市场规模为105亿元。
报告背后,民族文化自信的明线下,汉服从小众圈层成长为一个大市场。
调研报告显示,高达80.4%的消费者表示对新汉服感兴趣,预计汉服渗透率将达到约5.0%,消费人群超1.3亿,带动汉服市场进入千亿时代。
文化内核驱动之外,淘宝天猫等平台,正在把大众的汉服情怀,变成了大众可以拥抱现实。
平台的核心价值就是连接产业链和市场。
“消费互联网和产业互联网”相融合之后,颠覆了行业过往的爆款逻辑,蕴藏在无数个细分市场的更多长远的机会发现,品牌创业增长也就更容易实现。
消费+产业的平台联动下,汉服行业有了新的变化。
在淘宝天猫上,更符合当代穿衣习惯的版型、接受度更高的审美特征、更加丰富实用的穿着场景,“新汉服”正成为部分消费者的潮流选择。
《白皮书》认为,“新汉服的核心特点是:先锋创新性、大众开放性和情境多元性。正是由于新汉服与时俱进的特性,其更容易打开大众市场,并推动行业市场和消费者规模节节攀升。”
新汉服正在变得更加适合大众,汉服的市场也就能进一步扩容,市场渗透率上升,新的增长机会出现。
汉服文化与汉服市场是一体两面,市场的繁荣也会带来文化的繁荣。在文化层面,汉服圈层文化,正在变成大众文化。
和服能成为日本人的日常穿着,汉服为什么就不能成为中国人的日常穿着?这其实是很多汉服玩家藏在心底已久的问题。
这不仅是大众穿着习惯的问题,本质上这也是一个文化的传承问题。
新汉服的出现,对这样的传统文化传承其实也是一种推动。从这个意义出发,十三余、京渝堂等品牌在淘宝天猫推动汉服大众化,某种意义上,也是为文化价值的传承与弘扬在努力。
写在最后:
把目光的尺度打开,其实不难发现更多的机会在汉服之外。
从2018年汉服市场兴起,到2021年成为百亿市场,背后也是平台经济孵化新品牌、挖掘市场增量的一次成功实践。
“淘宝天猫从用户服务视角出发,基于真实需求驱动一个新兴市场的发展,这样‘消费互联网和产业互联网’相融合的方式,实际上是从需求层面颠覆了行业过往的‘爆款逻辑’,长远的机会蕴藏在无数个细分市场。”淘宝天猫产业发展及运营中心服饰时尚总经理乔乔表示。
新一代消费者不再满足于品牌故事、英雄商品,而是积极拥抱新的概念、新的配方、新的风格,新的体验,不断出现的高质量的商品,正在加速这个形成消费趋势的过程。
汉服的成功不仅是汉服品牌的成功,也是时尚品牌、文化品牌、消费品牌创造方式本身的成功。这种成功,如同星空下大海中的一座灯塔,它为消费品牌的文化增长,率先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径。
如今,走上这条路的品牌或许不多,但不远的将来,这条新的道路上,不同风格的国潮品牌摩肩接踵也许会成为一种新的常态。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互联网江湖。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