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2022中国肿瘤专用特医配方媒体见面会在京召开。中国工程院院士郑树森、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院长王绿化通过远程连线,与北京大学国际医院副院长、肿瘤中心主任梁军,北京大学首钢医院院长、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结直肠肿瘤外科主任顾晋,雀巢健康科学大中华区总裁、雀巢健康科学(中国)有限公司总经理顾欣鑫,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胃肠外科主任、临床营养科主任石汉平,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健康医学系主任于康,以及全国40余家媒体代表汇聚一堂,为推进营养治疗和肿瘤专用特医配方可及性和可负担性建言献策,协力夯实健康基石,共享幸福美好生活。
我国肿瘤营养诊疗形势严峻,满足患者未尽之需迫在眉睫
高发病率和高致死率的癌症已成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拦路虎”。今年2月,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最新一期全国癌症统计数据(2016年登记资料)显示,2016年中国新发癌症病例约406.4万例,新发癌症死亡病例241.35万例。
当前,肿瘤患者已成为营养不良最高发的人群。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营养专业委员会发布的《中国常见恶性肿瘤患者营养状况调查》显示,中国恶性肿瘤住院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率高达80%,中/重度营养不良的发生率高达58%。
中国工程院院士郑树森指出,“营养不良、代谢异常、免疫失衡及炎性反应贯穿肿瘤发生、发展的整个病程。让肿瘤营养治疗成为更有效的抗癌‘利器’是至关重要的,让患者及家庭、医务人员提升对营养治疗和营养重要性的认识,是推进营养治疗的第一步,临床医务人员进行科学、合适的干预是营养治疗取得成效的开端。”
据了解,引发营养不良的原因是复杂的、多层次的。“营养是维系健康最根本、最重要的基石。有两个数据引人深思和痛心,一个是中国在全球的癌症发病率排名第一,另一个是死亡率排名第一。在死亡和发病的肿瘤患者中,大概80%的患者存在营养方面的问题。”北京大学国际医院副院长梁军介绍:“肿瘤患者在荷瘤状态下消耗增加,恶性肿瘤引起的疼痛等导致食欲下降,肿瘤生长导致消化吸收障碍等。此外,手术、放化疗等治疗手段会引起口干、恶心呕吐等毒副作用,以及压抑、焦虑等心理因素都会影响患者食欲和进食习惯,也造成了肿瘤患者的营养缺失。”
不容忽视的是,我国恶性肿瘤患者营养不良诊断率、治疗率仍相对较低。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健康医学系主任于康指出,第一,是观念不强,部分临床专科医生只重视抗肿瘤治疗而忽视了营养治疗的价值;第二,是患者及其家属的注意力不一定在营养治疗上,对营养的所谓的“观点”有可能是错误的;第三,专业营养人员必须主动出击,因为属于营养的“阵地”不能丢,要主动接触肿瘤患者,特别是出院以后的患者;第四,在临床上,关于营养治疗的临床路径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需要不断建立、完善相关营养治疗的整个体系;第五,是要有全面满足肿瘤患者营养需求的肿瘤专用特医配方。
肿瘤营养治疗再进阶,实现免疫营养双重提升
立足肿瘤患者未被满足的营养需求和疾病负担,深入剖析我国肿瘤患者疾病日常管理及其治疗过程中的痛点、堵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胃肠外科主任、临床营养科主任石汉平呼吁:“尽早对肿瘤患者开展营养治疗,有助于患者顺利完成治疗,改善生存和生活质量。希望每一位肿瘤患者、每一位医生都能认知到精准营养治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目前,传统的营养补充已经无法从根源上解决肿瘤患者的营养代谢异常、免疫力低下等问题。如何才能实现精准营养治疗?多项研究已经证实,含精氨酸、鱼油、核苷酸免疫营养的肿瘤特医食品能够补充肿瘤患者所亟需的各种营养素,对增强临床治疗效果、促进康复、缩短住院时间、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目前,免疫营养已在肿瘤放化疗、围术期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院长王绿化表示,放疗患者营养评估需要贯穿整个治疗过程,要从治疗前的干预、疗中的指导、疗后的指导和干预,及时补充营养摄入缺口,可以选择含免疫增强型配方的肿瘤专用特医配方食品,使肿瘤患者能够顺利地完成治疗和康复,这样可以提高抗肿瘤治疗效果。
北京大学首钢医院院长、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结直肠肿瘤外科主任顾晋表示,肿瘤专用型特医食品能够在给予肿瘤患者均衡的营养支持,帮助肿瘤患者远离营养不良、降低术后感染率的同时,还可以让肿瘤患者的免疫力更快的恢复。此外,加速康复外科可以缩短肿瘤患者的住院时间,节省有限的医疗资源,让更多的人从中获益。
“健康是美好生活的基石,营养则是健康的基石,人人都应享有良好营养的基础权益。我们也认为肿瘤专用特医配方可以为广大患者的生活质量保驾护航。”顾欣鑫表示,“基于雀巢健康科学深度布局特医领域的核心优势,雀巢健康科学有责任和义务继续携手社会多方力量,通过多元化的合作模式加强创新赋能,推动国民营养健康意识的提升,促进特医产业政策尽快落地,打造肿瘤免疫营养治疗新生态,全面满足中国肿瘤患者的营养需求,多擎合力真正为更多肿瘤患者的每一段旅程保驾护航、点亮生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