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春节是中国人的文化胎记,如灵魂一样深深扎进肉体里。中国人躲不开那浓酽撩人的年味儿,过年的过程已固化为带有仪式标志的习俗文化,它承载着人们对生活的期盼与想象,羁绊着秾郁的亲情和乡愁。

有句老话,叫“有钱没钱,回家过年”,纵然千里迢迢,爬山涉水也要赶回陌生而又熟悉的故乡过年,“年”与“家”总是如影随形。

及今,每天都像在过年,人们不再为吃穿而犯愁,不再为过年关而苦恼,过年与平时的生活已无巨大反差,春节已变成各行其是的小长假。生活精致了,年味却淡了。提起过年,大人孩子都说没多大意思。大扫除雇家政做,“扫尘”变得可有可无。新衣服直接买,“过裁缝”已定格为不会重复的故事。团年饭在酒楼里安排,即使餐桌上全是挪威三文鱼、澳洲大龙虾、神户小牛肉、俄国鱼子酱,任你觥筹交错、豪饮狂嚼,却不见了家里的随意舒坦。春联不用自己写或求别人写了,直接买印刷品好了。守岁被春晚一统天下,交流的话题变得单一。礼品由土特产变为包装精美的礼盒,在亲戚家转来转去可能又物归原主。问候则群发短信微信,登门拜年已属难能可贵。给小孩发压岁钱,动辄百元千元的,可小孩缺乏那种弥足珍贵的感动,他们要压岁钱理直气壮甚至有点强迫的味道了:“恭喜发财,红包拿来;不拿红包,打成熊猫。”有人“父母在,不远游”的古训也不遵守了,刻意在春节结伴出去旅游,理由是“不拥挤”。

世易时殊,花开花落,真正的、原生态的过年早已成为了历史。传统习俗逐渐被稀释,礼仪礼节逐渐被漠视,亲情友情逐渐被销蚀,团圆陪伴逐渐被弃置,热闹放松逐渐被同化。

继承乃经,移植是纬。我们无需尺寸古人,亦步亦趋,但民族文化的转型跨越、濯古来新,并非自断血脉的推倒重来,更非茫然无知的随波逐流。如何让传统节日永远不离根魂、更加生机盎然、更好地活在当下,这才是关键。(贺志辉)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