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高考各批次分数线相继公布,2023年中高考各项工作落下帷幕。欢呼或雀跃、沮丧或低落,面对结果,几家欢乐几家愁。考试后通常有这样三种情况:一是惊喜,孩子“超水平”发挥,考出意想不到的高分;一是平静,孩子发挥了符合预期的真实水平;还有一种是郁闷,孩子“有失水准”,与平时成绩相去甚远。不管考试结果如何,都请每一位家长好好抱抱自己的孩子,真诚、温暖地跟孩子说一句:“你辛苦了。”


【资料图】

可能有没拼尽全力的孩子,

但没有不想考好的孩子

都说高考是孩子的成人礼。尽管这场考试的结果对孩子的成长和人生走向确实有重要影响,但从本质上来说,它终究只是很多次考试中的一次而已,并没有重要到能决定我们的一生。这场18岁时的考试,标志着孩子从此就是一个独立的、自我负责的成年人,这份仪式感超过分数本身。

有一位今年参加高考的孩子,因为没有录取到自己理想的学校,觉得自己非常失败,“十二年的努力打了水漂”。我想对这些孩子以及他们的父母说,评价一段经历、一段努力的依据绝对不局限于一次考试结果,而是要看到整个高中阶段的成长和收获。那些读过的书、背默过的诗词、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为理想努力拼搏的热血与激情,包括与并肩战斗的同学和老师结下的师生情、同学情等等,都是最好的回报和收获。

凝聚青春与汗水的高中三年,是人生中一段珍贵难忘的经历,高考成绩的好坏并不会抹去这段时光的印记,每一个人都收获满满,走向更好的自己。

在考试中,可能有没拼尽全力的孩子,但肯定没有不想考好的孩子。早在交卷的那一刻,分数就已尘埃落定。如何面对不理想的分数,特别考验家长的智慧。家长这个时候千万不要“翻老账”,不要批评和指责孩子,把“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叫你不要看手机不要玩游戏,你就是不听”等话挂在嘴边,更不要嘲讽、打击孩子。

其实,绝大部分孩子都希望父母能够以自己为荣。考得不好,他们已经很内疚、很难过,父母的批评和打击只会让他们失去自信。所以,越是在“艰难”时刻,越是考验父母,父母的包容、接纳和鼓励是孩子面对困难和挫折时最重要的力量。

抛开烦恼,

为学习生活新旅程做好准备

我们每个人都经历过大大小小无数场考试。大家都知道,影响一场考试的因素有很多,不能简单归结为孩子不努力、不勤奋。不管是中考还是高考,都只是成长道路上的一站。人生的列车不会停歇,它带着我们继续奔向更美好的明天。

对参加高考的孩子来说,大学是新的起点。需要做好心理、知识和技能各方面的准备。我认识的两位大一学生,刚入校时只因寝室里要不要拉窗帘这样的小事就引发了剧烈的冲突,双方大打出手,结果双双被大学处分。因此,我建议各位准大学生和家长一起搜集和整理大学的信息,提前了解大学生活的方方面面;做好物质和心理准备,学习一些独立生活的技能,包括提高安全意识、了解为人处世的原则、锻炼时间管理能力、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和消费观等等,尤其是对那些从来没有过集体生活的孩子。

对参加中考的孩子来说,需要更多做好心态和学习上的准备。与初中学习相比,高中的教育理念、管理模式、学习体系、内容和难度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主动学习和自我管理能力的要求更高。对于自己的薄弱学科,可以利用暑假进行预习。同时,提早了解高考改革方案,有意识地了解大学和专业,了解专业对选科的具体要求等,启动初步个人生涯规划。

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力能让孩子活得更幸福

父母的初心是什么?多数家长会聚焦在希望孩子健康、平安、快乐、幸福。这些“初心”中,显然没有必须进个好大学或者某所重点高中。那么,哪些因素会影响人的幸福感呢?

哈佛大学一项关于幸福的研究给了我们重要的启示。1938年,时任哈佛大学卫生系主任阿列·博克教授选取268名哈佛学生作为实验对象。这些年轻人在当时堪称“完美”。同时开启的还有一个名为“格鲁克研究”的项目,研究对象包括456名出生于波士顿附近贫困家庭的年轻人。最终,两个项目合并,这724名男性被全面追踪分析,成为人类历史上最漫长的研究之一。项目持续了70多年,相关负责人更替到了第四代。

那么,70多年来,几十万页的访谈资料和医疗记录,最终给人们怎样的启示?究竟什么样的人,比别人活得更幸福?

2015年,该项目的第四代主管,哈佛医学院教授罗伯特·沃尔丁格,在TED上介绍了他们的研究成果:只有好的社会关系,才能让我们幸福!跟踪调查发现,无论是精英,还是一些从贫民窟走出来的人,最终决定内心是否有充足幸福感的,是他们与周围人之间的关系,与社会地位、财富多少没有关联。

总的来看,好的社会关系体现在3个方面:第一,人际联结更有益健康,而孤独寂寞则有损健康,那些跟家庭成员更亲近的人、更爱与朋友邻居交往的人更快乐、更健康、更长寿;第二,关系的质量比数量重要,有多少朋友不是最关键的决定元素;第三,好的人际关系可以保护我们的身体和大脑。

此外,还有一些有趣的研究结论。当智力达到一定水平之后,一个人金钱上的成功主要取决于与他人的关系;智商在110-115之间的人与150以上的人,在收入上没有明显差别;但是一个拥有“温暖人际关系”的人,其人生的收入顶峰比平均水平每年高出14万美元;儿童时代受到良好母爱关怀的人比没有母亲关怀的人,平均每年多赚万美元;孩提时代和母亲关系差的人,年老后更可能患上阿尔兹海默症;一个人儿童时代和母亲的关系,与他们职业生涯后期的工作效率呈正相关;童年受到父爱关怀的人,成年后的焦虑较少。

亲子关系既是孩子了解和学习处理人际关系的开始,也是贯穿孩子一生的重要关系。父母应该努力成为孩子人际互动的榜样,情绪稳定,温暖包容,遇事冷静、客观、积极。因此,各位家长不妨从发展的角度,以更宽广的视角,有重点地培养孩子人际交往的能力、环境适应的能力,养成自我悦纳、乐观、积极、坚韧的个性,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为人父母的“初心”。

作者:王红丽(作者为虹口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

编辑:王星 张鹏

责任编辑:唐闻佳 姜澎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推荐内容